建筑与土木工程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5-6-10 13:08:36

建筑与土木工程    085213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从远古时代的掘土为穴、架木为桥,到近现代的高楼林立、桥隧通途,土木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质量,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适应土木工程领域对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要,主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掌握坚实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工程设计、实验检测和施工技术技能,具有领导开发、运用新技术、组织大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外语文献和撰写外语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外语会话能力。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3年,原则上全日制工程硕士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4学年,全日制委托培养工程硕士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学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工程抗震减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方法与技术

2. 结构新体系、全寿命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和维修加固

3. 岩土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和技术

4. 水环境恢复工程及水质处理保障技术

5. 建筑环境控制及能源利用技术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工程硕士课程学习的基本学分要求为32学分)

模块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基础知识模块

 

 

 

5120361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1

 

 

必修

8学分

 

 

512036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5120181002

硕士研究生英语

64

2

1

5120062102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54

3

1

5120062101

数值分析

54

3

1

5120062108

数学物理方程

36

2

2

5120042160

高等工程数学

54

3

1

 

 

专业知识模块

 

 

 

 

 

 

 

 

 

 

 

 

 

 

 

 

专业知识模块

 

 

 

 

 

 

 

 

 

 

 

 

5120042023

有限元基础与软件应用

32

2

2

 

 

必修≥

8学分

 

 

 

 

 

 

 

 

 

 

 

 

 

 

 

 

必修≥

8学分

 

 

 

 

 

 

 

 

 

 

 

 

 

5120042032

结构实验与工程测试技术

32

2

2

5120042007

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

32

2

1

5120042029

地震工程学导论

32

2

2

5120046141

结构减隔震理论与技术

32

2

2

5120042154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与监控技术

32

2

1

5120042003

高等土力学基础

32

2

1

5120042004

高等岩石力学基础

32

2

1

5120042005

高等混凝土结构学

32

2

2

5120042155

现代钢结构体系与设计

32

2

2

5120042156

高等结构分析及工程设计审查

32

2

1

5120042009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32

2

1

5120042135

现代公路工程

32

2

2

5120042168

土木工程类执业资格基础知识考试

 

2

3-6

5120042025

地基处理技术

32

2

2

5120042012

水环境化学

32

2

1

5120042013

高等水力学

32

2

1

5120042014

微生物学

32

2

1

5120042015

给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

32

2

1

5120042016

废水处理工艺理论与技术

32

2

1

5120042017

给排水管道系统理论与技术

32

2

2

5120042019

高等传热学

32

2

2

5120042020

工程流体力学

32

2

2

5120042021

建筑环境及节能数值分析

32

2

2

5120042078

建筑热过程分析

32

2

2

5120042129

数学物理方法在暖通空调专业的应用

32

2

2

5120042140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32

2

2

5120042011

高等隧道工程

32

2

1

5120042053

高等路基路面工程

32

2

1

5120042050

现代隧道结构理论

32

2

2

5120042036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32

2

2

5120042157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32

2

2

 

 

 

 

 

工程知识模块

 

 

 

 

 

 

 

 

 

 

工程知识模块

 

 

 

 

 

5120043158

岩土支挡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

32

2

2

 

 

 

 

 

 

必修≥

4学分

 

 

 

 

 

 

 

 

 

 

必修≥

4学分

 

 

 

 

 

5120043159

地下建筑结构

32

2

2

5120043043

桥梁施工技术与施工控制

32

2

2

5120043136

现代公路建造技术

32

2

2

5120043049

隧道施工技术

32

2

2

5120043146

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与应用

32

2

2

5120043108

工程项目管理

32

2

2

5120043037

现代工程建设管理与决策

32

2

2

5120043163

工程风险管理

32

2

2

5120043062

生物化学

32

2

1

5120043068

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

32

2

1

5120043065

中水处理与节水技术

32

2

1

5120043063

建筑给排水工程学

32

2

2

5120043018

给排水计算机应用

32

2

1

5120043064

水处理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

32

2

2

5120043072

污水高级处理与回用技术

32

2

2

5120043066

给排水系统模拟理论与技术

32

2

2

5120043067

现代水质检测技术

32

2

2

5120043061

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原理

32

2

2

5120043069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再利用

32

2

2

5120043070

污染控制实验技术

32

2

2

5120043075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32

2

1

5110043077

能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32

2

1

5120043143

建筑火灾安全技术

32

2

1

综合素养模块

5120044079

暖通空调专业新技术

32

2

1

选修≥

6学分

5120044142

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32

2

1

5120044076

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

32

2

1

5120044080

暖通空调系统诊断与优化

32

2

1

5120044123

土木工程技术前沿

16

1

1-6

5120367001

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16

1

2

5120067001

六西格玛管理

32

2

2

5120117001

统计分析方法

16

1

1

5120117002

生产作业管理

16

1

1

5120117003

财务报表及分析

16

1

1

5120257002

知识产权与法规

16

1

2

5120187002

第二外国语英语

64

2

2

5120187003

第二外国语法语

64

2

2

5120187001

第二外国语日语

64

2

2

5120187004

第二外国语俄语

64

2

2

5122017001

科技文献检索

16

1

2

5120004000

参加讲座16次以上,本人做报告1

 

1

1-6

工程实践训练模块

5120005000

校内实践训练0.5

 

2

3-5

必修

6学分

5120005001

在企业或产学研基地实践0.5

 

4

5120005002

在企业或产学研基地实践1

 

6

说明:

1.第一外语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2.工程实践训练系指到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围绕实践课题,完成资料查询、课题立项、论证、系统设计、分析、制作、产品性能检测与评价、未来改进方向等的全部过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基地考核、盖章,导师签字,由相应管理人员认定6个学分。

3.学术活动及学术报告指的是由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及学术报告。

五、学位论文工作的安排

完成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要环节。

1. 学位论文应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

2.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不应晚于第三学期,中期检查在第五个学期完成,原则上开题报告完成一学年以上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3. 学位论文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但一般不少于3万字。

4.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完整的科研工作训练。达到对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方可申请学位。

5. 如果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满足学校规定的在学期间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但满足毕业条件,允许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予以毕业,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暂不审议其学位,直至在规定期限内(毕业后一年)满足取得研究成果的基本要求后,由本人再申请学位。

六、在学期间取得成果的基本要求

在学期间以北京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学生第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初审通过)1项,或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

七、其他说明

研究生取得的与其硕士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满足下述条件之一且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可以申请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 工程设计,或实验检测,或工法研究项目获得行业奖励1项;

2. SCIEEI刊源论文1篇;

3.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4. 国家发明专利(初审通过)1项和1篇核心期刊;

5.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备注:

论文和专利成果必须是硕士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或导师为第一完成人、本人为第二完成人;

已录用论文可以计入上述成果;

“核心期刊”刊源论文是指在发表时间上与版本相符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EISCISCIE期刊刊源论文亦然。

本方案自2012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